丁仪的脚步匆匆走进了上级的办公室,啪的一声将一叠纸拍在老上司桌子上。
然后自顾自倒了杯茶,坐在沙发上等待回复。
被丁仪吓了一大跳的老上司下意识就要骂人,但看到丁仪的时候又将话憋了回去。
没办法,虽然他比丁仪大了三十岁,还是上司,但是丁仪作为华国甚至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,有权力这样做。
尤其是丁仪在同三个月完成核聚变小型化工程后,他几乎能在任意密级机构来去自如不打报告。
他推了推眼镜,认真研读丁仪交给他的文件。
一般这种事都是丁仪叫其他人去做,用他的话说:
“同那些人说话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。”
而丁仪“浪费时间”亲自找他,那么只有可能是一种情况:
要钱,很多钱,能让他亲自跑过来的钱。
果然,封面的九个大字就让他吓了一跳:
“木星科考站建设计划。”
好家伙,火星探索都还没开始,你就要去木星建科考站?
丁仪啊丁仪,你是真能找麻烦。
如果是其他人他直接就把计划书拍脸上了,反正pdc绝不会批。
不过这是丁仪,要当爷供着。
翻阅着计划书,老上司终于搞明白丁仪为什么要去建木星科考站了。
引力研究仅仅开始了一半,然后他们就发现根本研究不下去。
理论没有全靠猜,现象也没有也不能总结,微观研究被直接锁死。
也就是说引力研究工作还没展开就被迫结束,只得出了“现有条件不满足”的结论。
然后就是简并态研究,得亏人类有点儿中子资料,好歹能开个头,勉强进行下去。
最开始他们希望研究宏观力量完成中子高能态的激发,但是始终未能成功。
即使是绝对零度和超高密度压缩,始终不见中子有任何形成简并态的迹象。
如果要微观研究,势必就要动用加速器。
有不死心的科学家不眠不休的开始了连续一个月的粒子撞击试验,最后除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结果什么都没有。
仅仅过了两年,丁仪他们就发现几乎无计可施。
但是丁仪并不想放弃,就这么算了可不是他的风格。
再说他和罗辑约定好二十年,现在就结束?不可能。
最后丁仪想到了木星。
木星含有巨量的氢元素,那在自身压力下,是否有可能在星球深处形成另一种简并态材料一一金属氢呢?
如果能获得金属氢,对实际存在的简并态样本展开研究,那就有可能找到实现中子简并态的方法。
而且金属氢本身也是意义重大的发现,将其作为储能材料或者炸药都是非常好的用途。
未来尽快继续研究,丁仪连夜做了这份木星探索计划。
丁仪的木星计划可不仅仅是去打个卡,是要去木星深处勘探的。
在他的设想中,现有材料根本无法承受木星深处的巨大压力。
只有建设太空电梯的、仍在实验中的高碳纳米管有这种可能,而他在计划里直接狮子大开口要一百吨!
一百吨!还要运到木星去?
丁仪设计的木星飞船十分科幻,科幻到能让pdc破产。
设计重量4000吨,搭载50名成员,包括30名以上的前沿物理学家。
整艘飞船采用现在刚刚产生理念的太空整体龙骨建造,以此来承受木星的巨大引力。
搭载一台核聚变反应堆和工介质发动机,用水作为燃料。
不说这艘飞船技术上超出十年,现在难以实现,光是丁仪计划的30名前沿物理学家就让老上司大惊失色。
虽然基础物理都被锁死,但这些科学家都是人类金字塔顶尖的一批人,一旦出事那对于人类科学无疑是巨大打击。
这个计划他根本无权决定,只能再上交到pdc。
老上司尽力用和蔼的语气表达了计划需要研讨,自己不是非常支持的意思后,丁仪撇撇嘴,头也不回地出了办公室。
他不担心pdc不批,他们不同意丁仪就带着前沿科学家联名写建议书,pdc肯定会同意。
最让他担心的是时间,往返木星即使是聚变工介质飞船,也需要一年时间。
这还是不带返程燃料的情况下。
那些天文学家不是说木星卫星上有冰吗?凿个洞不就行了?
再说了,核聚变引擎至少能运行一百年,让他们冬眠等救援完全是可以的。
而如果那些可能被送上飞船的科学家如果知道丁仪的想法,大概打死也不会去吧?
几天后,木星探索计划摆在了pdc的总部里。
还不知道具体内容,但是计划分析书出具的预算就吓了他们一大跳,但是看在丁仪的面子上他们还是认真研究了。
最后pdc决定采纳计划,但是计划实行要等到十年后,起码要等飞船和勘探设备所需的技术研究出来。
至于飞船人员?pdc说实话认为一个科学家最好也别派上去,但最终还是答复探索计划可以分批次进行,每一次去四五个不那么顶尖的科学家就可以。
至于丁仪要求亲自带队?这个要求直接被他们无视了。
危机纪元五年就在人类的忙碌中过去,直到一件大事发生。
在一间阴暗的地下室里,穿着窘迫、看上去瘦小虚弱的冯·诺依曼看向这个前米国国防部长,说出那句话:
“面壁者弗里德里克·泰勒,我是你的破壁人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面壁者:终极猎人罗辑请大家收藏:(m.konlan.cc)面壁者:终极猎人罗辑空篮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